ⓒ 采访:李叶 李杰
ⓒ 受访:汪莎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汪莎,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艺文力研究所创办人,KOSMOS平台共同发起人,三联人文城市奖活动共创人。十年从业经历,一直从事于艺术、文化、设计的跨界内容整合与运营,擅长以艺文事件为切入点的整合营销,并致力于艺文与商业相互赋能的研究与实践。曾供职于知名艺术媒体《GRAMPHONE·留声机》杂志、知名地产公司,2015年在设计行业提出了“用人文复兴设计·设计再现人文”的行业理想,集结与推动中国一线建筑师设计师与人文艺术的互动,策划落地了九十余场跨界艺文活动,形成了两岸三地以人文艺术、设计高端资源为主的艺文智库,2020年创办了艺文力研究所,研究与实践“人文艺术与时代精神”在当下产生的价值。2021年起任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策划的【敦煌人文设计周】荣获2019年度ART POWER 100&DESIGN POWER 100”年度跨界项目”。 (资料图) |
2021年,中国美院成立美丽中国研究院,倡导“以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在跨界贯通中打开生活艺术的新可能,在落地实行中激发文化生产的新方式,从文创、文旅、文教、文娱四个方面,形成艺术文化赋能社会发展的新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人文艺术的新能量。
2023年2月28日至3月27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主办的“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览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展。
此次展览是继去年“特写——美丽中国的一百个艺术实践”展的第二次大展,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展”。通过对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位艺术家、学者、设计师、企业家以及案例者的采访,积累了大量文献、影像素材,汇聚成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这些案例遵循从研究出发,类别包含四大板块:生态、乡村、社区、数字。本次展览从调研的300多个实践案例中遴选出近百个具有社会性、艺术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典型案例,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新时代进程中全国各地正在发生着的美丽中国建设。同时,展览初步搭建了“美丽中国线上档案交互系统”,观众可以通过“地域”选择找寻家乡案例,也可以根据板块内容、实践属性筛选特定案例,后期系统也将结合展研空间孪生、档案地图谱系、提案跟踪研究等各功能持续延展迭代。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美丽中国研究院院长高世名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在艺术维度上,“美丽中国”建设之关键是要在新时代城乡建设中再造一种中国人的风景;从社会维度讲,美丽中国建设之核心是乡土体系的修复和生活世界的再造。“美丽中国”建设是个系统工程,牵动着生态、生产、生活多个领域,需要人文、科技、艺术的跨界协作。本次展览以中华世纪坛为枢纽,以遴选出的一百个代表性案例,呈现出美丽中国建设的多元维度,编织出遍布中国大地的美丽中国“行动网络”;以一百个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提案”,形成美丽中国跨界创新的“智联网”。他希望通过这次特展,可以让无数实践者们的“点滴之功、一己之力”聚沙成塔、涓滴成河,让无数建设者们的默默耕耘、久久为功,谱写出美丽中国的大地之歌。
在展览结束后,《设计DESIGN》专访了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汪莎。
《设计》:请介绍一下美丽中国研究院的成立及工作内容。
汪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乡土为学院”,一直是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主张和教育方法,以一流艺术教育提升社会美育,孜孜求索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国美模式”。从2011年开始来做乡土学院,编制了一个乡土艺术教育的网络。我们院长高世名认为,乡土实践不能囿于临时、零散的场地和对象,而要构建一个系统的美育场域,与教学改革同频共振。向乡土学习,以乡土为学院,改造自身。运用艺术家自己的方法,真正为乡土社会、为中国乡村振兴做点事情。
到2021年,中国美院在28个省市拥有200多个乡村实践基地,分工艺类、下乡采风类、学术类、实训类、文化传承类等。中国美院从中遴选试点,在宁德、凉山等11个地区授牌“乡土学院”。也是在2021年,美丽中国研究院成立,由中国美术学院高世名院长担任院长,我担任副院长。研究院以“政、产、研、学、创、媒”六大工作方向致力于“城乡发展艺术智库”“公共美学教育中心”“社会服务共创中心”三大板块。
美丽中国研究院的建立,旨在回应⾼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聚集国内外艺术、设计、科技、社会、⽂化、⽣态等领域的专家,打造艺术智库、公共美学、社会创新“三位⼀体”的研创平台,推动城市更新,助⼒乡村振兴,赋能社会美育,建设“美丽中国”。研究院成立之后,我们开始思考“美丽中国”这么大的话题该如何破题,如何讲述好“美丽中国”的故事?国美在当代跨媒介艺术方面一直做的很好,但是这次并不适合走传统的当代艺术的方向,需要打造一个社会服务界面,更关注社会设计、社会艺术、公共艺术等方向。所以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以及设计界、艺术界的人能做什么。
《设计》:“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览的案例是如何搜集整理和选取的?
汪莎:我们用了两年时间对近十年来“美丽中国”建设的300多个全国性艺术实践进行访谈、调研、编码,再经过细致、系统的梳理,建成了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搜集了大约1000个案例,截至目前我们的文献库已经积累了200万字的读本和无数视频。展览呈现的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对于纳入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案例的甄选我们有五个标准:艺术性、社会性、创新性、⽰范性、可持续性,以展现“美术助⼒美丽中国建设”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案例以⾏动、空间、图像等不同媒介,采⽤各种策略、机制、⽅法,体现个⼈、社会和全人类的多元价值。
这些案例遍布中国的34个省区市,铺陈着十几年来美丽中国的“纪事”,真实地反映如何以文化艺术创造激活地方社会的创新能量,形成自为、共创的发展机制。这些致力于真切地体察当地,真正地改变生活,坚持真诚的美学,直面现实的症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实践,谱写成了一曲大地之歌。
《设计》: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一个研究院文献库里的案例档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汪莎:美丽中国研究院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打造城乡发展的多元艺术智库,建构公共美学的培育高地,策动社会创新的核心现场。今年展览结束之后,所有的展品就会搬到中央文旅干部管理学院,变成固定展陈,全国的文旅干部来培训的时候都要去看这个展览。对于来自各地的决策者们来说,我们的展览能够给他们提供重要的信息补充。很多社会设计无法实现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价值的共识和共创,就导致项目的寿命不长。我们提供的案例能够给地方决策者提供更多的思考路径,打通认知上的瓶颈,拓宽眼界,让设计者和当地更容易形成价值认同,达成双向奔赴。类似的公共美学教育我们做了很多,陆续还会编写教材出版,开设城乡公共美学的这类课程,定期培训各级干部。通过系统性的传播,研究院希望把公共美学教育自上而下地做透做深,协助各方形成一个认知共同体,让美丽中国的建设项目能够快速、顺利地推进。
为了更有针对行地传达文献库中案例的示范意义,针对每一个案例我们都绘制了“四象限·九宫格”的“案例画像”。“九宫格”包含了“⾏动、空间、图像”“策略、机制、⽅法”“个⼈、社会、全⼈类”和“⽣产、⽣活、教育”四个⼤类,从媒介、⼿段、⽬标和影响四个⽅⾯,快速直接地将每个案例的⾯貌传递给观众,是⼀套服务于沟通的外向系统。“四象限”则是⼀套⾯向研究的分析⼯具,通过相互平⾏的“经济、⽂化、组织、⽣态”四个象限,以及由此衍⽣出的24个点(关键词),引⼊国家的“五个⽂明建设”以执导研究⽅向,全⾯地揭⽰出⼀个案例复杂和多元的内涵。
需求和四象限并置为横纵坐标,“美丽中国”艺术实践文献库捕捉到符合“五大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准则,精准搜寻艺术实践。 “四象限·九宫格”这两套体系为每一个案例绘出独家的“画像”,为这些形式、背景迥异的案例提供了共同的意义坐标。“四象限·九宫格”这两套体系为每⼀个案例绘出独家的“画像”,为这些形式、背景迥异的案例提供了共同的意义坐标。同时,它们也作为最基础的属性,逐步发展成为后续研究⼯作的“通⽤标准”。“关系图解”⼯具则解释了案例与案例之间的关系。现有“关系图解”包含了案例“共通演化分析图”与“在地演化分析图”。许多案例都呈现出了跨地区,甚⾄跨国的共通性。有些项⽬基于某⼀个特定的“基地”,有些项⽬则随着当下所做的事情不断迁徙,但它们都呈现出了⼀种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性,促进了⽂化、经济等⽅⾯的流动性。
以左靖工作室的“大南坡计划”为例,这个项目没有生态价值,但文化价值几乎“拉满”,包含“人文自信”“图景生成”“启发创造”“场景叙事”“文化再生”等关键词;经济价值则包括“模式创新”和“经营平衡”;组织价值象限内体现出的是“社会传播”“在地唤醒”“产品运营”“城乡协同”几个关键词。⼤南坡计划通过⼴泛邀请各领域专家团队进⼊乡村,开辟出⼀个乡村建设创新模式。空间设计师为地⽅空间带来了新⽣命,也进⼀步加速了城乡协同。建设出⼀批如书店、艺术馆、供销社等优质的乡村新空间,促使当地⼈居环境得到进⼀步提升。戏曲、歌谣等本地公共⽂化被激活,也为⽂化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众多⾏动加持下,⼤南坡成功登上了央视《焦点访谈》等百余家新闻媒体,产⽣了⼴泛的社会传播。曾经⼀度沦为省级贫困的村落,⼀跃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通过“个案画像”“关系图解”的⽅式,美丽中国研究院逐步建⽴起利⽤艺术实践⽂献库对案例进行长效研究的⽅法。它们既是研究成果,也是研究⼯具,将伴随着对于“美丽中国”建设的探索,在未来不断地深化成熟。
我们的线上文献库中还有大量的案例可供检索,在此基础上搭建的平台链接着智库、艺术家、建筑师、理念创新者、教育者等。虽然我们自己不操作项目,但是搜集案例,制定评价体系,为实践者搭建了互联的大平台。
《设计》:美丽中国研究院的年度“行动誌”是怎样一个活动?
汪莎:“行动誌”包括“实践誌——美丽中国的一百个艺术实践展”“人物誌——美丽中国年度人物演讲”“思想誌——美丽中国·城乡论坛”三部分内容。去年在中国美院国际设计博物馆举办的“特写——美丽中国的一百个艺术实践”展是我们的第一届展览,整个策展过程并不是单纯做一个展览,称之为“行动誌”就是因为我们认为“美丽中国”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所有人为祖国做的事情都是美丽中国的一个像素,也就我们说的“点滴之功,一己之力”,行动是最宝贵的,我们赞颂所有建设美丽中国道路上行进的行动者,并对他们有所志记。“行动誌”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人物誌”部分是邀请一些有代表性的实践者来作讲演分享,去年开展了为期一周,在澎湃新闻的传播达到1.3亿。
第三部分是“城乡问答”,是由地方政府来报名,提出当地遇到的问题和需求,然后由当地领导带队来我们学校,我们组织智库专家与他们见面座谈,围绕当地地缘基本情况、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美丽中国”的愿景三个维度展开讨论,用“专家会诊”的方式现场答疑解惑。
《设计》: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未来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汪莎:文献库的案例数量是逐年增加的,每年举办一个展览。今年比去年就增加了100个未来提案,明年计划增加100个地方提案。这100个地方提案由地方决策人自己提出,主要来自我们文旅干部管理学院上课期间开展的工作坊。我们上课的对象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地方上的决策者,上课的内容就是让他们给美丽中国做一个提案,然后从中选出100个。他们可以参考我们文献库中的案例,找到适当的关键词和维度,提出自己对地方应该如何发展的思考。后续我们的平台可以帮助他们对接相应的资源。
《设计》:本次展览中有一个“从乡土学院到美丽中国”的特别单元,寄情乡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传统吗?美育与乡建是怎样在实践中结合的?
汪莎:中国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坚持“以美育代宗教”“美育救国”的思想,创立国立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从第一任校长林风眠先生开始,中国美术学院始终强调社会美育的重要性。一百多年来,蔡元培、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等先贤始终推行文化乡建,倡导乡村教育。国美的历任院长都坚持,大学不是高高在上的学府,而是成为要身体力行推动中国美的建设的引领者。
11年来,中国美术学院一直坚持“以乡土为学院”,整合提升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文化传承基地、下乡采风教学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教育扶贫点百余家,梳理在地资源,聚焦问题意识,构建起一个遍布28个省区城乡市镇的乡土学院网络,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特色“乡土学院”,形成扎根中国大地的全国性实践网络。每年约有万名师生奔赴全国各地,以百余家“乡土学院”为中心,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产业创新,提升各地公共文化服务。
“以乡土为学院”的艺术教育主张把最具艺术学科特色的下乡“采风”传统,转换成为社会感知与乡土重建的行动,以期深入经济社会建设最前线,融艺术课程与社会工程于一体,打通学科的知识、社会的知识、生活的知识,使学院与社会互为智库。通过“以乡土为学院”的实践,引导学生们在社会大现场中打开胸襟,用乡土新经验贯通群我,培养青年学生对中国社会的感知力和认同感,提升他们的社会关怀与家国情怀,从而开展深度参与社会进程的艺术教育。每年学校会有3000多学生参与到乡土学院的实践中去,他们的实践不完全等同于艺术家的采风,而是扎根大地搞创作,为当地做设计,做艺术创作,正儿八经地为当地解决问题。
像2021年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美术馆、民艺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文化设计研究所、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研工部协办的“美,在山间·在田野·在溪边”乡村美育儿童艺术工坊公益项目,由美术馆群公共教育部具体推进,旨在长期关注乡村艺术的建设,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的美育启蒙需求与创造力发展,希望通过普及专业的美育知识与艺术创造力思维启发等系列课程的开展,丰富乡村儿童的业余艺术生活。同时计划为乡村教师提供公益艺术摹课培训。现代创新思维和传统文化碰撞出火花,中国美术学院师生们用艺术传递美、创造美好,为磐安县双峰乡中心小学、方前镇中心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美育课程体验。
每个时代都有一批富有乡土情怀的艺术家、知识分子,积极地承担起为中国做实事的社会责任。在我们做乡建的过程中,接触到的很多艺术家、设计师都非常愿意参与其中,可以说这种情怀是文化艺术界的底色。但是从实践经验来看,除非个人能力特别强,设计师个人往往是凭借着一些机缘在做项目,很难形成方法论和系统性,也少有相关的讨论,基本是各干各的。而我们的案例文献库未来可以利用这套方法论,如美丽中国案例评选标准,协助大家打通艺术设计与实践之间的壁垒,架起一座桥梁,把大家聚在一起展开讨论。
像这次展览就是一个做社会实践的人们团聚的机会,大家看展、听演讲、参加论坛、发朋友圈,展开了多样的学术交流。
2022美丽中国行动志
《设计》:案例文献库中有哪些给您印象特别深刻的实践?
汪莎:有些重点案例取得的效果非常卓著,前述24个关键词几乎占满,比如⼭上建筑设计事务所陈浩如的“太阳公社”。
“太阳公社”是一种自然循环法则与有机经营相结合的无臭农场,被誉为中国理想主义农场,它的建立依托于中国有机农业的近十年发展,集自然的建造方式、原始的农作形式、可循环法则于一体,是城乡联动新型农业体系的中国样板。
“太阳公社”农场的建筑师兼“创意总监”,也是农场合伙人之一陈浩如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为了实现收支平衡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尽早脱离政府补助、实现乡村建设与本土产业的融合,以及城乡的共建共享目标,团队选择了当时在乡村为数不多可以保本的项目——养猪。在深入调研后,陈浩如最终选择采用竹材搭建猪圈,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主要考虑环保性和本地化,青竹、鹅卵石和茅草都采自当地山林,屋顶使用的茅草是村民们在农闲时采集和编织的,兼具防水和透气的功能。搭建的工人主要是农民,设计师让他们看到了竹子作为一种材质来构筑建筑的可能性,也掌握了一种全新的搭建方式,增强了村民的⼈⽂自信。
这一创新在当地引起了关注,同时因其经济性和便利性广泛吸引了关注农村、关注有机农业、关注建筑的团体,由此塑造了一个兼具社会性和标志性意义的社群——“太阳公社”。同时公社还借助微信公众号,以近似于现场直播的推文形式,让消费者观看并参与到整个农产品养殖、生产的过程中,建立起比有机认证更直观的信任关系。⼀⼈⼀产品,全程直播的⽣态农业,产⽣了⼴泛的社会传播效应。太阳公社的⼀系列成绩被外界誉为中国理想主义农业并登上了《纽约时报》。现在“太阳公社”已经发展成一个农文旅项目,很多人去打卡,还有儿童的夏令营。
其实还有很多像这样有想法的设计师、艺术家,但是苦于没有路径去开展实践。而我们的平台正可以提供这样的桥梁,链接地区和智库。同时还给地方决策者开课,打通自上而下的通道。
2023美丽中国展览
《设计》:做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的这几年里,您个人收获了怎样的感悟?
汪莎:这些年我们从微观出发,关心一个村庄,一棵柳树,一次实践。我们寻找到非常多的“100”来作为一个坐标,帮助我们丈量这个时代,我们积累了甚至超过于100万字的读本,而且这个数字在将来还会不断地扩大,但这些数字最终都会回归到“1”,因为“1”是我们出发的原点,是初心,因为美丽中国最终丈量的尺度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美丽中国是一条道路,是一条由行动者构筑的道路。
伏尔泰说,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光总往上腾,石头总往下落。这条道路上曾经行走过梁漱溟、费孝通、陶行知,他们如火光升腾成思想,他们如磐石沉淀为道路。现在这条道路指引着我们和所有愿意相信于实践的同行者不断向上向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