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破净股融资受限,银行或减少分红增加内生资本补充?
2023-08-20 22:23:53 第一财经

近日,证监会发布“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提到要适当限制破发或破净上市公司和行业的融资行动。


(资料图)

在当前A股市场中,银行股是破发和破净主要板块之一,当前42家上市银行中有41家处于破净状态,其中12家最新收盘价低于首发价格。近期,已有银行终止或缩减再融资规模。

对于一揽子政策对银行再融资补充资本的影响,有观点认为,银行股为优质资产且融资政策受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影响较大,在证监会具体细则出台之前影响有限。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未来银行资本补充将更加聚焦于内生渠道,在加大实体支持力度的同时,通过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控制息差压力、减少大手笔分红是趋势。另一方面,接下来银行股加强市值管理的动力可能会更足。

破发、破净股融资受限

8月18日,证监会确定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六大举措,其中在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更好回报投资者方面提出,要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突出扶优限劣,研究对于破发或破净的上市公司和行业,适当限制其融资活动,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同时,要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平衡,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

Wind数据显示,目前52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市净率(PB)在1倍以下的个股有370多家,剔除“披星戴帽”的30家上市公司后约有340家破净,行业(申万一级)集中在银行、非银金融、石油石化、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煤炭、钢铁、房地产、交通运输、建筑装饰、医药生物、纺织服饰、商贸零售等领域。

其中,银行股较长时间处于估值低位已是市场共识,目前42家上市银行中仅宁波银行一家市净率高于1倍,破净率高达98%,有5家银行市净率不足0.4倍,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继续“垫底”。其中,有12家上市银行最新收盘价低于IPO发行价,主要以地方城农商行为主。

作为主要金融机构,银行通过可转债、定增、配股等资本市场渠道进行再融资的主要用途是补充资本,以满足监管对资本充足率的指标要求,增加服务实体的实力。对于此次证监会收紧融资要求,多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银行来说,将面临更大的再融资挑战,资本补充压力增加。

有评级机构银行资深研究人士表示,监管要求的导向是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银行(往往是)大额融资,(因此)不太鼓励。

就在8月11日晚间,民生银行一纸公告宣布终止其500亿元可转债发行计划,原因是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环境,经过审慎分析与论证做出决定。民生银行投资者热线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终止此次可转债发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此次融资规模较大,当前二级市场可能承受能力有限;二是上述再融资方案推出时间较长,放在当下有些不完善之处。(详见报道:民生银行500亿可转债终止发行背后: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和发行方案合理性)

更早之前的6月末,杭州银行也公告称,将原本的定增计划由募资不超过125亿元调整为80亿元,理由是为更好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和行业情况决定。

另一位银行研究人士表示,在市场热情不高、股价低位时再融资,一方面不利于上市银行募资计划,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原股东不满,尤其对于国资属性较强的银行股来说,低位可转债或配股争议较大,而定向增发价格一般不能低于净资产。

不过,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行存在多个资本补充渠道,在银行间市场发债等受证监会政策影响较小,受央行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约束更大。另有分析称,证监会政策尚无细则出来,短期影响有限。

今年以来,除民生银行再融资方案获得交易所受理外,中信银行的配股和长沙银行的可转债申请3月获得交易所受理,二者计划募资规模分别为不超过400亿元、110亿元。最新数据显示,中信银行、长沙银行市净率分别为0.48倍、0.59倍。

对银行会有哪些影响?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方式分为内生性补充和外源性补充,外源性补充包括配股、可转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渠道,内生性主要来自公司经营获取的留存利润。

前述评级机构银行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在资本市场再融资收紧背景下,加强内生性资本补充成为趋势。

央行在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要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报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以及向股东分红,并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再次作用于实体经济。相对而言,国内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少、难点多、进展慢,存在较大资本缺口。

例如,由于目前A股上市银行的平均市净率为0.58倍,通过发行普通股等外部渠道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能力较为有限。因此,在拓展外源资本补充渠道的同时,保持内源资本补充能力尤为重要,而维持一定的利润增长是内源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维护境内外投资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信心。

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2022年,六大国有银行的累计净利润中,约 2/3用于留存补充自身核心一级资本,确保了资本充足率指标始终满足国际监管要求,并通过信贷投放等渠道作用于实体经济。其余部分主要用于向股东分红等。

多位金融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大幅增加盈利较为困难的阶段,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收紧,一定程度上会倒逼银行削减分红。而在过去,银行股多以大手笔分红闻名。Wind数据显示,去年40家进行现金分红的上市银行中,有15家现金分红比例在30%以上,最高为兰州银行39.42%。3年累计分红占比中,各家比例均在35%以上,最高超过95%。

但解决内生性资本补充问题,最根本的仍在于增加盈利,而在息差压力下,随着政策利率新一轮下调,不少分析认为,存款利率还会继续压降。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公布的商业银行二季度监管指标显示,商业银行上半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3 万亿元,同比增2.6%,净息差1.74%,环比持平。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分析称,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述,实际上体现出了维持银行合理利润增长和净息差稳定的政策意图,当前银行业净息差水平已基本接近长期金融稳定的底线,控制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势在必行。

光大证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师张宇生认为,证监会表态研究限制破发或破净企业融资,这意味着破发或破净企业或将会有较强的市值管理动力。事实上,最近两年银行股持续处于低估值状态,不少银行股东和高管通过主动或被动(触发稳股条件)方式增持自家股票,但从事后股价表现来看,实际效果有限。

事实上,证监会活跃资本市场的六大举措中,关于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更好回报投资者还有一条要求,即强化分红导向,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特别是大市值公司分红的稳定性、持续增长性和可预期性。研究完善系统性长期性分红约束机制。通过引导经营性现金流稳定的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加强对低分红公司的信息披露约束等方式,让投资者更早、更多分享上市公司业绩红利。

不过,有股份行内部人士认为,政策是综合多方面因素做出的平衡,可以鼓励银行重视内生性利润增长和积累。但如果短期内银行迫于资本补充压力降低分红,可能会导致银行股吸引力进一步下降。

最新新闻: